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疗保险属于消费行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医疗保险属于消费行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买保险到底是消费?还是储蓄?或是什么别的?
保险本姓保,所以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保险是拿来作为保障功能的一种金融产品,它有很多的分类方式,从缴费方式、保障时间、类型、购买方式等不同有很多分类,从购买方式不同它可以分为储蓄型保险和消费型保险,分别举例来说说吧;
消费型保险
老王平时工作很忙,经常下班很晚,也没有时间好好陪家里人,恰逢国庆大假,老王这次也不需要加班,就想这次得一定好好陪陪家人出去玩玩,于是就和家人商量最后决定省内自驾5日游,并约上老李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在都一切都商定完成大家觉得国庆出行车流量肯定会很大,路上风险也就变大了,需要购买一份保险为大家的出行出现意外的情况下增加一些保障,恰好老李在保险公司上班,就给大家推荐了一款短期出行意外险,保障期限为7天,每个人的保费只需要几十元,保额为10万元,而且附带紧急求援这些功能,大家觉得很匹配这次出行,便全部进行了购买。那么这款保险就是一款消费型保险,它的保费很低,只保障一个约定的时间段,保额相对较高,过期便失效。
储蓄型保险
随着现在大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成本也越来越高,老王儿子小王今年3岁,刚刚上幼儿园,幼儿园花费就已经花费不菲,对于以后的教育费用老王也是觉得压力山大,而且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可能收入也不会像年轻的时候增长的那么快了,便想寻找一些方式 *** 看能不能让以后的自己压力小一些,后来就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朋友老李;
老李便告诉老王他有一个方案或许可以让老王未来的压力小一些,那就是趁现在还有较强的赚钱能力在每年固定存一部分钱在小王读高中或者是大学的时候拿出来作为小王的教育金,这个 *** 就是采用教育保险的方式,它所采取的理念就是专款专用,定期定额,强制储蓄,尽早规划,顺带呢还会有一些分红,老王听了觉得符合自己的需求,于是就购买了一份。这款保险呢就是储蓄型保险,它主要是用来进行我们某些方面的特定保障的,但是又附带了一定的储蓄型功能。
买保险不管如何分类它的本意和目的还是建立一个保障功能,既然是购买金融产品那么他也是一种消费的行为,或者是有些保险产品会附带一定的储蓄功能,所以不能简单的就认为他是一种消费行为或者是储蓄行为。
题主这个问题真好。
保师姐是学日语的,我们知道日本的保险普及程度已经是深入人心了,人均保单持有量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
在日语里,买保险不叫“买”保险,叫“入”保险。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恰当的说法。
保险是一个机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所以我们没有买走什么,我们只是交了一张门票进到这个机制里。
举个例子来说,
有100个学徒来到一个饭店打工。饭店里有规定打破一个盘子,要么赔1000元,要么解雇。学徒们承受不起这个风险,每天都战战兢兢。一年下来,其实最多也就打破了一个。
后来有个人提议,一人交10元统一保管,不管谁打破了,就用这1000来赔。大家欣然同意。
从此,安心上班,既不用担心赔1000元也不用怕被解雇。
那对这些学徒们来说,他们花这10元钱是买了什么?
如果硬要说的话,是买了安心和放心。
这是消费型还是储蓄型?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定义,您觉得呢?
主要看自己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啊,不管什么样的保险,只要能解决你的问题或需求即可。
先整理一下思路:
一、自己目前的家庭结构是什么样的?自己在家庭当中承担着什么样的角色?
二、家庭年收入大概是多少?有无负债情况?
三、家庭每个人的愿望是什么?
四、在向前奔跑的过程中什么事情发生会阻碍你们计划或愿望的实现?
五、针对以上可能遇到的问题或事情,你最迫切想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六、解决以上问题如果通过保险途径,需要配置哪些保险?是否有其他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七、要进行以上问题的解决,在不影响你现有生活水平的情况下,你一年对多可以拿出多少钱来规避这样的风向。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进行配置保险,预算有限,以足额保障为先,可以选择消费型的。
分析步骤具体可以参考一下我头条文章《30岁的人怎么买保险合适?》
https://www.toutiao.com/i6751220860415115789/
好了,回答完毕,我是108保姐张李萍,如果想了解更多保险问题,可以关注我,我会持续更新的。
两种都有,看你的需求是什么,建议购买消费型保险,毕竟保险姓保,为的是保障。
“返还型保险or消费型保险”
https://mp.weixin.qq.com/s/d3fCjLB76O0DJ3S-bdmyDQ
保险有消费型和储蓄型的(不是做保险的,回答的不是很严谨,生活语言~)。
作为普通购买者,商业保险遇到比较多的是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这几个选项。
1.重疾险
每年缴纳一定的费用,发生合同约定的疾病事件时,可以获得合同约定的赔付额。没有赔付事件发生,合同期末也可以得到已交保费或更多的退还。
我认为重疾险可以作为一种变相储蓄来理解。
试想,我们平时储蓄有一大部分就是看大病用的(好心酸),有可能还没存够就得病了(抚额哀伤)~
买上重疾险后,保险金额就是已经存在保险公司的固定储蓄了,支取条件是发生合同约定的病患。之后每年的缴费期,就是慢慢把该存的钱补上,不用担心钱没存够就病了的问题。而且万一不幸病了,后边该补的钱也不用补了。
如果到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限(比如到70岁,或寿终正寝),也没有发生合同中的疾病,那这些年交的钱也可以连本带息的拿回。
要重点说明的是,上述是一种理解思维,其实重疾险的保额不是用来看病的,是用来补偿因看病而造成的收入减少和往来支出的。真正用来花在看病的是下边要说的医疗险。
2.医疗险
现在特别火的是各公司的百万医疗,大病专用,免赔额基本在一万左右。
这个险可理解为消费,买一年保一年,购买所付出的钱是不会返还的,大病时能得到多少赔付是根据实际花销减去免赔额得来的,少则几十,多则百万。
百万医疗费出现的概率本就不高,更别说千万,貌似现在保险公司有推出千万医疗的概念吧。
3.意外险
也是消费型的,买一次保一次,买几天保几天,获得的赔付额根据保额和伤残程度来确定。
除了上述几种,保险的品类还有很多,养老这里就没说,也是偏储蓄型的,不多说了。
重疾,医疗,意外,一份保险不能涵盖所有的疾病和意外,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合配置哦。
医疗保险划入账户金额是什么意思?
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表中的划拨金额就是医疗保险每月划转到个人账户中的金额,也就是注入到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的数字。
当单位或个人每月缴纳社保(医保)后,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将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部分划入个人账户;划转到个人账户里的资金在查询时显示出来的就是“划拨金额”。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中的资金归个人所有,可以用于医疗消费(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及定点药店购药),超支不补,结余滚存,不得提取现金。医保个人账户是根据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而设立的、专门用于存储参保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和用人单位缴费中按一定比例划入的资金,记录医疗消费情况的专用账户。
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支付就医和购药自付部分的费用。
参保人个人账户中的金额,可在本市任何一家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医疗保险是按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收入为月缴费基数,单位缴纳比例为8%;个人缴纳比例为2%。
单位缴费8%中有6.6%至7%的部分进入医疗基金统筹账户,用于住院费用;1%至1.4%进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工资的2%(加上单位缴费的1%至1.4%)全部进入个人账户,用于门诊费用。
医疗保险个人缴纳2%是全部划入你个人账户里的,单位缴纳的费用按你的年龄不同划入你帐户的金额也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划入比例也会调整。
单位实际为你缴纳的费用是划入统筹金额加上划入个人账户金额的钱,但是划入个人账户的钱是你在医保卡上能用的,划入统筹的金额是划到了当地的社会保险统筹金中的,可以用来支付你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你的医疗卡上的钱只是你个人账户的金额,也就是你个人缴纳的2%和单位划入的那部分。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医疗保险属于消费行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疗保险属于消费行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