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医疗保险医药机构准入办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医疗保险医药机构准入办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的若干规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以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以《条例》为依据,严格医疗机构等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审批,切实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管,医疗服务秩序逐步好转。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医疗机构审批(包括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管理,特作如下规定:
一、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管理
(一)严格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严格按照《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等规定审批医疗机构。要建立审批责任制,坚持谁审批,谁把关,谁负责;对医疗机构类别、规模等主要审批事项,要实行集体审议、集体决定。
(二)严格审核医疗机构设置申请材料。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按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批准设置医疗机构;必须严格审核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书、申请人资质条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设置协议书、选址报告、资信证明、建筑设计平面图等设置申请材料,以及医疗机构土地使用、规划建设等方面的证明材料,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没有对医疗机构设置进行规划的,卫生行政部门不得批准设置医疗机构。
(三)实行医疗机构设置批准公示制。卫生行政部门对受理的医疗机构设置申请要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设置医疗机构的类别、执业地址、诊疗科目、床位(牙椅、观察床),以及设置人和设置申请人名称、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情况等。公示期间接到举报或提出异议的,要及时组织查实,未查实前不得批准设置。
(四)加强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备案管理。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核发《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时,应当向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提交备案报告,详细报告审核结论、批准事项等情况。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审核备案报告,必要时可以组织现场考核,对于不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或违规审批医疗机构的,要依法及时纠正或撤销下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设置审批。
医保准入材料?
申报时需携带以下材料:
1、经定点医疗机构鉴定的“准入申请表”;
2、申报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近一年来的门诊或住院病历原件及复印件;
4、相应的检查、化验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检查化验报告单原件由出具部门盖章);
5、两张一寸近照。
医疗卫生行业九项准则?
九项准则是:
1、合法按劳取酬,不接受商业提成。
2、严守诚信原则,不参与欺诈骗保。
3、依据规范行医,不实施过度诊疗。
4、遵守工作规程,不违规接受捐赠。
5、恪守保密准则,不泄露患者隐私。
6、服从诊疗需要,不牟利转介患者。
7、维护诊疗秩序,不破坏就医公平。
8、共建和谐关系,不收受患方“红包”。
9、恪守交往底线,不收受企业回扣。
医疗行业未来趋势:
1、医疗服务产业从以治疗服务为主逐渐转为以健康服务为主。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的医疗服务产业还只是以医疗服务为主,核心为“治病”,而非“预防”。但是随着中国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人们自身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整个医疗服务产业逐渐从“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型。
消费者更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和高质量的健康医疗产品买单,由此带动了健康体检、健康调理、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美容护理等预防、康复类健康服务行业的快速成长。
2、医疗服务产业链出现分解、重组,产业生态不断丰富。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国家逐步放开医疗市场准入,机构投资者和产业资本纷纷涌入医疗服务产业,在医疗服务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多元化医疗服务主体蓬勃发展。
传统医疗服务产业链不断分解、重组,传统公立医院内的检验、影像、康复、护理、血透、消毒、体检等非核心功能逐渐脱离主体,促进民营医院、民营诊所、第三方独立医疗服务机构、健康管理机构、互联网医院等产业新业态的不断涌现。
3、新医疗技术带来医疗服务产业的颠覆性变革。
新医疗服务技术近几年保持高增长态势,早筛技术、3D打印、医疗机器人等新医疗技术带来诊疗的颠覆性革命。新医疗技术已经越来越超出了单体的食品医药、医疗器械、健康服务等的产品范畴,超出了生物技术、微创技术、理疗技术等的技术范畴,产品和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医疗保险医药机构准入办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医疗保险医药机构准入办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