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更高」

chkek 最新资讯 17
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标准「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报销比例更高」

国家医保局在对人大代表的建议答复函中透露,为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引导参保人员合理就医,目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已拉开10多个百分点,并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

为推进分级诊疗和制度建设,国家医保局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措施, 积极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截至目前,全国定点医疗机构19.3万多家,其中社区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级医院及以下)占比超过84%。明确规定参保人员必须选择1-2家社区或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就诊医疗机构。同时,我国实行医保差别化报销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报销比例,合理引导就医流向。据统计,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与三级医院医保报销比例已拉开10多个百分点。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全国大部分地区采取阶梯式设置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和跨统筹地区医疗机构就诊的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并向基层医疗机构倾斜。另外,目前普遍开展居民医保门诊统筹,主要支付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医保目录内药品费用和一般诊疗费,鼓励对门诊费用实行按人头付费的付费方式,促进医疗机构和医生主动控制费用,并做好健康管理。

国家医保局透露,分级诊疗制度是医改的重要方面,下一步有关部门将密切配合,推动建立分级诊疗模式,例如,细化慢性疾病单病种分级管理要求,明确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职能,建立分工协作机制,为患者提供连续的诊疗服务;完善双向转诊制度,重点畅通向下转诊通道,明确转诊标准和转诊流程。逐步增加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内上级医院为基层医疗机构预留号源的数量,经预约的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对需要住院治疗的预约转诊病人设立绿色通道,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就医模式;持续开展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引导三级公立医院将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患者向下转诊,逐步减少收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占比,增加日间手术,收治疑难杂症、危急重症患者占比,进一步落实三级医院功能定位。

据统计,2024年,全国医疗机构上转患者1235万例次,比去年同期减少15%,下转患者883万例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3%,首次出现“上转减少、下转增加”的变化。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欢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洪园园

标签: 医疗机构 基层 就诊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