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意外险赔付比例 请问谁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个叫全纪的人的故事?

chkek 意外保险 287

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关于太平意外险258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搜索太平意外险赔付比例,因此,小编特意整理了3个与请问谁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个叫全纪的人的故事?相关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请问谁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个叫全纪的人的故事?
  2. 三国之孙权之子?
  3. 诸葛亮和诸葛珪、玄、瑾、均、诞、恪、瞻、尚是什么关系?

请问谁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个叫全纪的人的故事?

全纪东吴吴郡钱唐(今浙江杭州)人,任黄门侍郎,全尚之子。太平三年即258年,受孙亮的密令准备诛杀孙綝,返家后告知父亲,他母亲听到了却向孙琳泄密,孙琳夜发重兵废除孙亮,他负愧自杀,而全族皆受牵被杀害。

三国之孙权之子?

三国之孙权有七个儿子。

1.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孙吴政治人物,吴大帝孙权长子,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异母兄。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他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嘉禾元年(232年),还居建业。

赤乌四年(241年),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谥号宣太子。临终时上疏举荐贤才。孙权深感悲恸,此后只要谈到孙登就流泪不止。

2.孙虑(213年-232年),字子智[1],吴大帝孙权次子,生母不详,三国东吴宗室。

孙虑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器重喜爱。黄武七年(228年),封建昌侯。后任镇军大将军,驻守半州(今江西九江西)。孙虑在半州任职时,遵奉法度,恭侍师友,超过众人对他的期望。嘉禾元年(232年),孙虑去世,时年二十岁。

3.孙和(224-253年),字子孝,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大臣,大帝孙权第三子,末帝孙皓生父,母为大懿皇后王氏。

4.孙霸(?—250年),字子威,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大帝孙权第四子。

5.孙奋(生年不详-270年),字子扬(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子阳),吴大帝孙权第五子,母仲姬[1],其妻袁氏为袁术孙女(袁耀之女)。三国时期吴国宗室、皇子,初封齐王,因擅杀封国属官而被废为庶人,后改封章安侯。

建衡二年(270年),孙奋和他的后代全部被孙皓诛死。

6.孙休(235年-264年9月3日),字子烈,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吴大帝孙权之子,东吴第三位皇帝(258年11月30日–264年9月3日)。

孙休十八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太平三年(258年),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孙休为帝,孙休三让而受,改元永安。

7.孙亮(243年~260年),字子明,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三国时期孙吴第二位皇帝(252年5月23日–258年11月9日在位),吴大帝孙权的儿子,母为潘皇后。

建兴元年(252年),登基为帝,时年十岁。太平二年(257年),正式亲政,时年十五岁。太平三年(258年),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废为会稽王。

永安三年(260年),贬为侯官侯,途中去世,年仅十八岁。

诸葛亮和诸葛珪、玄、瑾、均、诞、恪、瞻、尚是什么关系?

琅琊诸葛氏是汉朝时期望族之一,诸葛亮是其中更具代表性的人物。除诸葛亮外,他们家族在东汉三国时期还出了许多名人,而且绝大多数都同诸葛亮有很近的血缘关系。

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为泰山郡丞,189年去世。

诸葛珪育有三男二女五个孩子,分别是长子诸葛瑾、次子诸葛亮、三子诸葛均,还有两个女儿诸葛氏(都比诸葛亮年纪大,但小于诸葛瑾)。不过很可怜的是,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基本没有感受过父爱和母爱。

太平意外险赔付比例 请问谁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个叫全纪的人的故事?

诸葛玄是诸葛珪的弟弟,诸葛亮的叔父。诸葛亮父母双亡后,诸葛玄就承担起了照顾侄子侄女的义务。而当时诸葛玄正好要出任豫章郡太守,所以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诸葛均兄弟和两个侄女去豫章郡(袁术控制的地盘)去了。

为啥没带老大诸葛瑾呢?因为诸葛瑾当时已经成年,自己很早就出去打拼去了,这也是诸葛瑾后来独自一人留在东吴的主要原因。诸葛瑾育有三男一女,分别为长子诸葛恪,次子诸葛乔,三子诸葛融,还有女儿诸葛氏。可见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亲侄子。

太平意外险赔付比例 请问谁知道三国演义中有个叫全纪的人的故事?

不过诸葛玄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前往豫章郡赴任,只能投奔好朋友荆州牧刘表,于是诸葛亮兄弟姐们四人就随着叔父到了荆州。197年,叔父诸葛玄去世,当时诸葛亮17岁。

在此期间,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出嫁。大姐嫁给了荆州望族蒯祺(与蒯良、蒯越同族),担任曹操任命的房陵太守,不过蒯祺后来被孟达所杀。二姐嫁给了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庞山民,其子庞焕为西晋牂牁太守。

不久诸葛亮也成家了,他娶了黄承彦之女黄氏,黄承彦和荆州牧刘表是连襟。207年,27岁的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他的弟弟诸葛均也在随后不久投奔刘备。

但是成家立业后的诸葛亮却一直没有生下后代,身在东吴的哥哥诸葛瑾出于好意便把自己的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诸葛亮。但诸葛乔在228年就因病去世了,年仅25岁,诸葛乔生前育有一子诸葛攀。诸葛乔的亲哥哥诸葛恪于253年死于东吴政变,诸葛瑾留在东吴的后人被满门抄斩。诸葛恪被杀后,诸葛攀便重新归于诸葛瑾一脉,诸葛攀有一子诸葛显,蜀汉灭亡后移居河东定居。

不过好在诸葛乔去世的前一年,47岁的诸葛亮总算生下了亲生儿子诸葛瞻,完成了传后的任务。8年之后的234年,诸葛亮去世。

诸葛瞻生有二子,长子诸葛尚,和他在263年阵亡绵竹,被邓艾杀害。次子诸葛京,在西晋为江州刺史,诸葛亮的后人全部来自诸葛京一脉。

简单说一下,诸葛珪是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诸葛均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尚是诸葛亮的长孙。

那么诸葛诞呢?诸葛诞和诸葛亮的关系就稍微有点远了。

诸葛诞和诸葛亮同属一族,但不是一家人,辈分上应该和诸葛亮同辈,但年纪要小很多。诸葛诞早年的境遇比诸葛亮要好多了,所以就留在了老家徐州琅琊,并顺利的在曹魏出仕为官,成为曹魏征东大将军。但258年起兵反抗司马昭失败,被杀。

除以上这些人外,还有诸葛绪、诸葛原等人见诸史册。其中诸葛绪是曹魏雍州刺史,参与了灭蜀汉之战。诸葛原是曹魏新兴郡太守。大致推测,两人也应当同出琅琊诸葛氏,辈分上和诸葛亮同辈,或者小一辈。

平阳狐狸,回答问题

诸葛亮的故事千古流传,但诸葛亮的家族成员及人物关系却比较复杂。毕竟,不管是史书「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姓诸葛的人可不少。

先祖——青史留名

(诸葛亮 剧照)

诸葛亮是琅琊人,诸葛家族也是琅琊的名门望族。所谓名门望族,祖上必有牛人,诸葛家族的牛人就是诸葛丰,在西汉元帝时曾担任光禄大夫司隶校尉。

司隶校尉的职责是监察京师百官及周边地区的官员,类似于现在的中纪委。级别略低,职责一致,权力很大。在当时属于 二千石的官,与郡太守差不多,大致现在的正厅或副部级。

诸葛丰为人刚直不阿,不惧权贵,厌恶奸佞小人。后因弹劾权贵被汉元帝降为城门校尉,后再次被免官,最终老死家中。

诸葛丰是诸葛家族的先祖,距诸葛亮生活的三国近 200 年,算是诸葛家族史上名气更大的人物。

父辈——乱世求存

到了诸葛亮父辈这一代,依然担任着朝廷官职。诸葛圭是诸葛亮的父亲,官至泰山郡丞。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和养父,官至豫章太守,官职都不算低。

诸葛亮 8 岁时,其父诸葛圭便去世,诸葛亮及其姊妹由叔父诸葛玄抚养成人。后诸葛玄被杀,诸葛亮带着兄弟姐妹前往隆中耕读谋生。此后刘备三顾茅庐,「隆中对」横空出世。

兄弟——三分天下

(诸葛瑾)

到了诸葛亮这一代,家族再次兴盛。在魏蜀吴三国均有人身居高位,可谓是诸葛家族版的「三分天下」。

「太平预览」中,有「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的「龙虎狗」之说,指的便是诸葛亮三兄弟。诸葛亮任蜀国丞相,诸葛瑾官至吴国大将军,诸葛诞官至魏国征东大将军。三人各事一国,也算是古今奇谈了。

诸葛亮的故事大家比较清楚,公元 234 年病逝于北伐途中的五丈原,在此不再赘述。诸葛瑾在吴国很受孙权的信任,在平衡和处理吴蜀两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任南郡太守,领豫州牧,官至大将军,后于公元 241 年病逝。诸葛诞为魏国征东大将军,后为反抗司马氏起兵反叛,258年兵败被杀。

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诸葛瑾是诸葛亮的亲兄,诸葛诞是诸葛亮的堂弟。诸葛亮还有一位亲弟诸葛均,随诸葛亮入蜀,官至长水校尉。

公元 263 年,蜀国灭亡,随刘禅迁徙洛阳,于途中病逝。

子侄——终极辉煌

(诸葛恪)

到了诸葛亮的下一代,随着诸葛亮和诸葛瑾的去世,诸葛家族的代表人物转到诸葛恪身上。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亮的侄儿。

诸葛恪从小机敏聪慧,后辅佐吴国太子孙登,为东宫属之首。公元 252 年,孙权病危,授诸葛恪为托孤大臣。有点类似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意诸葛家族就是这么责任重大。

诸葛恪刚掌权时,革新政治,出兵伐魏,大胜而归。声望日隆,为吴国大将军,丞相,封阳都侯。后产生轻敌心态,伐魏大败亏输,专权朝政,于公元 253 年被吴王孙亮等在宴会中被杀害,全家被诛。

血脉——最后一战

(诸葛瞻)

我们说了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的辉煌与幻灭,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

诸葛亮因长年无子,其兄诸葛瑾将自己的儿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后诸葛乔又早逝。

诸葛亮在公元 227 年有下儿子诸葛瞻,此时诸葛亮已经 46 岁,第二年就大举北伐,真是拼了。刘禅出生时,刘备也刚好 46 岁,果然是一对好君臣呢。

诸葛亮死时诸葛瞻方 7 岁,后慢慢成为蜀汉的重要朝臣。虽有些名过其实,与父差距甚大。但也忠心耿耿,在这点上和其父诸葛亮到十分相似。

公元 263 年,曹魏伐蜀。邓艾偷渡阴平,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率兵前往据敌。诸葛瞻不听建议据守险要,放邓艾军入平川。在绵竹之战,也是蜀国的最后一战中,父子二人双双殉国。诸葛亮一门三代均献身蜀汉,一门忠烈,古今少有。

在绵竹之战中,除了诸葛瞻父子阵亡外,还有张飞之孙,张苞之子张遵,李恢之子李球,黄权之子黄崇。忠烈之家有,蜀汉何其多!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太平意外险258的相关介绍了。希望这些关于太平意外险258的3点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的问题,欢迎继续关注我们。

标签: 太平意外险258 诸葛亮 孙权 诸葛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