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乌克兰试射8枚巡航导弹,能震慑住俄罗斯吗?
震住俄罗斯?凭什么?凭八枚巡航导弹?
俄罗斯在边境的兵力已经足够对乌克兰造成压倒性优势。
一个在全球军事实力排名三十的国家,经济又是一塌糊涂,国内还存在分裂势力,如果能震住俄罗斯,那么全球能震的住俄罗斯的国家多了。
看一下美国《新闻周刊》给出的世界军力排名。
乌克兰如果能震住俄罗斯,西欧至于因为美国要退出《中导条约》而瑟瑟发抖。
乌克兰能震住俄罗斯的话,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岂不是能骑在俄罗斯头上拉屎撒尿了。
水镜以为乌克兰在逐渐给自己台阶下,一方面强硬,另一方面在等待着俄罗斯谈判的声音。
强硬是做给本国选民看的,也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波罗申科没有做好和俄罗斯战争的准备。
不信,请看这条。
波罗申科称:如果俄罗斯从边境撤兵,将取消国内紧急状态。
波罗申科故作镇定,而他手里的牌即将出演,向俄罗斯低头是他唯一的选择,普京等的就是这个。
乌克兰试射8枚巡航导弹其实是个噱头,当然是无法震慑住俄罗斯。乌克兰能够震慑住俄罗斯的武器,都已经被美国给销毁了。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继承了KH55系列空射巡航导弹,还有战略轰炸机等等,这些战略武器都已经没有了。
这次乌克兰试射的导弹有一枚是海王星反舰导弹,射程200多公里,也是俄罗斯天王星反舰导弹的乌克兰版本。
但这种导弹并非巡航导弹,算飞航式导弹差不多,传统巡航导弹的概念是射程在1500公里以上,具备地形匹配系统等技术的远程导弹。
显然乌克兰没有这样的导弹,能够威慑俄罗斯的巡航导弹都已经在苏联解体之后销毁了。而且乌克兰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实力研发、部署战略级的巡航导弹,只能将萨姆3防空导弹进行修改,将对空模式变成对海模式而已。
在不是吹捧俄罗斯的立场下,必须也要客观的说,不存在乌克兰震慑俄罗斯的说法。
一款改进的仿制导弹 乌克兰生生吹牛了一年
乌克兰吹来吹去还是自己的海王星导弹,这枚导弹可谓真的是从年头吹到的年尾。
之一次是吹嘘乌克兰试设海王星巡航导弹成功,号称这是乌克兰自布拉格条约之后军工史上的黄金一页,崭新一页。
(今年4月)
第二次吹嘘是乌克兰在试射成功之后,重新探索了改款型号导弹陆基发射的雷达定位或是发射推进系统,于是当时乌克兰又吹嘘自己的这一款巡航导弹已经超越了俄罗斯的技术。
(今年8月)
第三次吹嘘则是乌克兰在改进陆基发射系统为舰载和空射发射之后,乌克兰又继续称自己的巡航导弹技术再次获得突破。
(今年10月)
目前的这次吹嘘已经是第四次,根据其他外媒以及俄罗斯媒体的解析,本次乌克兰试射的还是这款海王星的反舰版导弹。根据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亚历山大·图尔奇诺夫的表示,8枚反舰导弹都击中了100公里以外的目标,说白了,就是告诉俄罗斯,乌克兰还是能打俄军舰的。
海王星其实就是改进的仿制品——山寨版的KH35
这位乌克兰国家安全和国防委员会秘书亚历山大·图尔奇诺夫,有那个时间让自己不断上新闻吹嘘哄骗乌克兰民众,不如好好关心一下从美国进口的多种武器除了标枪系列之外是否还有超过使用安全期的武器。
这款名为海王星的导弹,在外界军事情报界的解读几乎都是一致的,那就是俄罗斯著名的KH-35系列导弹的山寨版和改制品。而这款kh-35,已经是俄罗斯90年代就已经开始技术出口的武器了。
乌克兰拿着一款改进版,90年代从俄罗斯进口的武器现在拿来吓唬俄罗斯,这简直也是贻笑大方的事情。
乌克兰单枪匹马 不存在震慑俄罗斯的说法
以乌克兰的军事实力,连乌东地区的游击武装都搞不定,能在72小时之内就丢失一个克里米亚省,其能力可见一般,而这位图尔奇诺夫也是 *** 裸的一个只知道吹嘘却不干实事的官员。
一枚仿制的改进型导弹,试射吹一次,升级吹一次,陆基改海基吹一次,一年来,乌克兰军队除了前线逃兵达到至少3万人,以及与美国千丝万缕的眉来眼去,丝毫没有任何建树。可以说,无论是从战力,军力还是士气方面,乌克兰顶多抱着宁为玉碎的心态同俄罗斯强硬到底而已,基本不存在军事震慑俄罗斯的说法。目前,俄罗斯装甲部队最近的基地,距离乌克兰边境只有17公里,一旦俄罗斯真正决定动武,七师弟判断,两周以内拿下基辅,可能对俄罗斯来说都不成问题,只要美国人不插手。
乌克兰试射8枚巡航导弹当然震慑不住俄罗斯,俄罗斯拥有的巡航导弹数以万计,怎么可能被区区8枚巡航导弹震慑。刻赤海峡冲突以后,乌克兰动作频频,甚至全国都进入了为期30天的全面战备状态。在此大背景下,乌克兰试射8枚巡航导弹更像是自我安慰,起不到什么实质性作用。俄乌两国的军事差距太大了,大到俄罗斯支持的乌克兰东部民兵就能与乌克兰 *** 军打个平手!在俄乌边境,已经有大量乌克兰人涌入俄罗斯。
事实上,在苏联刚刚解体的时候,乌克兰一度成为了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当时,乌克兰仅仅是核武器就分到了1500枚,还有75万正规军,战斗机、洲际导弹、坦克无数。但是,乌克兰是典型的一手好牌打烂了。乌克兰地处东欧平原最肥沃的区域,号称“欧洲粮仓”,又有苏联时期留下雄厚的工业基础。结果,乌克兰经济越发展越差,军事实力不断下滑。更为重要的是,在美国与俄罗斯的甜言蜜语之下,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等于自废武功。
如今的乌克兰,哪里还有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对抗的资本。2024年,乌克兰的军费仅为53亿美元,俄罗斯的军费为493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乌克兰GDP总量萎缩到了1121亿美元,又失去了重工业中心卢甘斯克。而俄罗斯虽然经济形势也不好,比乌克兰却强太多,GDP总量1.469万亿美元,源源不断的石油与天然气出口,为俄罗斯提供大量外汇。所以,在刻赤海峡冲突以后,实力强大的俄罗斯显得非常从容,乌克兰却一副大战将起的架势。
俄罗斯军队
一旦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乌克兰那点军事实力根本不够看。不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都非常明白这一点。从普京的角度,不会被乌克兰试射8枚巡航导弹吓到,而是担心对乌克兰动武会引来西方国家的制裁。所以,俄罗斯不会主动开战。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角度,非常清楚俄乌之间的军事差距,他更希望能够将西方国家拉下水,为乌克兰向俄罗斯施压,也不会主动对俄罗斯开战!
结论:乌克兰试射8枚巡航导弹是自我安慰,俄罗斯不打乌克兰是因为忌惮西方国家干预。
巡航導彈在有關戰局的勝負方面並不能起到決定作用,決定戰爭勝利的關健是看軍事的指揮藝術和戰略決心,官兵戰鬥水平和軍中士氣,烏克蘭在赤克海峽的衝突中首先就輸了一局,一見俄軍就投降的烏克蘭士兵,在好的武器也只能是一個擺設,指望西方派軍隊群歐俄羅斯無門的情況下,發射幾枚巡航導彈也只能是給外界看一下,給自己壯壯膽。
俄乌对峙再升级,俄罗斯试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你怎么看?
洲际弹道导弹是俄罗斯建立的核威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俄罗斯敢于和美国抗衡的一个最有底气的武器装备之一。俄罗斯在常规武器装备上逐渐与美国拉开了差距,特别是空军和海军装备等,目前美国已经批量装备F-35闪电II战斗机,而俄罗斯还在研制苏-57,至今仍然没有装备俄罗斯空军。
另外在海军装备上与美国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美国海军拥有11艘航空母舰,而俄罗斯海军只有一艘停了2年还没有开动的航空母舰,最近还被一艘浮动船坞砸了甲板,当然船坞后来沉没了。俄罗斯海军在苏联解体之后就没有增加大型水面舰艇,而北风之神弹道导弹核潜艇最近才具备作战能力,之前的潜射导弹发射一直不顺利。
俄罗斯这次准备试射S-28撒旦2洲际导弹是一系列的动作之一,实际上在12月10日的时候俄罗斯已经派遣了2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前往南美的委内瑞拉进行部署行动,而这个显然是要给美国施压。另外俄罗斯还在克里米亚增加部署了S400防空导弹系统,这些都是在刻赤海峡冲突之后做出的调整。
俄罗斯试图通过试射射程达到14000千米的洲际弹道导弹来显示俄罗斯的作战能力,这是俄罗斯通过刻赤海峡冲突表现了自己在黑海的强硬的一个姿态后的进一步的行动,也是对美国四处打压俄罗斯的一个反应。
我的看法是俄罗斯试射洲际弹道导弹的可能性并不大,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军事意义,是一种威胁的口气。
据今天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发表谈话,说乌克兰有向克里米亚进攻的动向,如乌真的有所动作,俄罗斯将与以回应,但俄罗斯并不向乌克兰宣战,乌克兰的意图是想和俄罗斯正面对绝,向西方表示俄罗斯在欺负乌克兰,好让西方加大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我们不上这个当,原话我没有记全,反正就是这个意思。从俄罗斯的表态上可以看出,俄罗斯不想把事态扩大,然后看北约和美国的反应。
从俄罗斯对目前乌俄对峙事件上,俄罗斯把握的尺度很有分寸。扬言要试射洲际弹道导弹有多重意思,一是针对目前乌俄冲突,向美国和北约表 *** 慑,让西方对乌俄冲突事件保持距离,否则俄罗斯要孤注一掷了,二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要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对美国的态度,三是加大对美国及其以外北约成员国的心里压力。
试射洲际导弹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只是几率很小,因为现在的时机并不具备一定得玩恨的。从美国和北约对乌俄对峙事件的态度微妙程度上可以看出,北约成员国内部对俄罗斯的态度非常矛盾,美国对北约其他成员国的话语权,由于特朗普的胡搞已经大大的减弱了。北约基本上已经失去了跟俄罗斯直面相对的信心,普京是一个聪明的人,他能不看出这个趋势吗?
所以除了美国之外,俄罗斯已经没有太大的担心了,还有必要大动干戈吗?
RS-28萨尔马特是俄罗斯近几年研制成功一款最新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在2024年试射成功后至今未曾露面。
该型导弹真实地反应了俄罗斯核武库的现状,即,俄罗斯核武库虽然庞大,但现役装备大部分已经陈旧急需更新换代,然而国力有限的俄罗斯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于是就研制出了这款技术并不先进但威力巨大的洲际弹道导弹。液体燃料推进技术的缺点很明显,从加注燃料到发射反应时间慢,不利于机动和快速反应,生存能力相对较弱。
俄罗斯此时宣布准备试射该型导弹,并不是个好主意,反而让美国和北约看清它的虚弱。但是普京手上除了核武器之外,再也拿不出可以与美国叫板的好牌了。
可想而知,俄乌对峙的形势正在暗流涌动,我们平常百姓只看到两国加大军力部署,看到乌克兰正在一步步走在更强硬的道路上,我们还无法知道背后的较量。但从俄罗斯这个举动至少可以猜到,目前躲藏在乌克兰背后的势力对俄罗斯的紧逼已经形成空前的压力,逼迫俄罗斯不得不拿出重型洲际弹道导弹来隔空喊话,这是破釜沉舟的信号。
波罗申科敢于大张旗鼓一再主动挑战俄罗斯,明显是一种政治赌博,他已经把所有赌注压在了美国和北约一边。
赌赢了,他不但能顺利连任,而且有可能在欧洲版图上新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同时他也会成为哥萨克式的英雄,成为乌克兰的普京。
赌输了,乌克兰的状况不见得会比现在更糟糕,如果不幸遭到俄罗斯直接打击,最多就是丢掉顿涅斯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反正不赌也是夺不回来的。波罗申科正是抱着这种进一步可能损人利己,退一步可能损人不利己的自私想法决心与俄罗斯赌下去。
对于普京来说,囊中实在羞涩,当年雄心勃勃立下的誓言几成空话,二十年已经临近,还能“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吗?
俄罗斯试射州际弹道导弹,因为这款导弹就是属远程导弹并且杀伤力很強的导弹,分明就是争对西方的美国大国的硬警告!无论美俄开战,还是美中开战,也可以说美帝国侵略者完全没有那个胆敢跑到中、俄大国的家门口开战,尤其是中国的火箭炮可以说一波打击就便可将美驻日军事基地全面毀灭!
俄罗斯试射导弹是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和不可预见的战争,乌克兰发射导弹就是为了向俄以及各方展示战争的决心,擦枪走火很正常,小规模交火也可能有,但是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一个不想生战,一个是不敢开战!除非有外因介入
如何看待沙特疑建立弹道导弹工工厂这件事?
有可能,不过说实话,以现在沙特的军事工业能力和美国对沙特弹道导弹的发展限制,沙特能否自己搞弹道导弹是非常令人存疑的。
▲近日英国《每日邮报》和《简氏周刊》有报道称,在位于沙特首府利亚德西南125英里的“瓦塔赫”导弹基地,新增了一座导弹工厂,根据卫星图片显示,该导弹基地可能是用于生产固体燃料火箭。
▲报道所指的固体燃料导弹工厂。
其实沙特的弹道导弹技术来源非常复杂,最早应该是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出口给沙特的DF-3型液体弹道导弹,后来又与乌克兰南方设计局合作搞了Crom-2“雷霆”战术导弹(但是这款的导弹的研发极其不顺利)所以其后沙特又转向美国准备进口MGM-140/140-1A陆军战术导弹。
▲沙特的弹道导弹技术来源十分复杂,不仅有我们,还有美、乌等多方的技术,但是这种技术仅是指在引进导弹实物的基础上,沙特本身研制弹道导弹的技术还是没有的。
这是因为沙特本身脆弱的军事工业能力造成的;
在2024年5月之前,沙特是完全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的,沙特所有的军事装备以及其维护保养都是靠引进与外包,直到2024年5月,沙特才正式成立了由沙特 *** 全资组建的军工企业(SAMI)
▲沙特 *** 对SAMI是充满雄心壮志的,不仅为其投资了16亿美元,还规划在2030年前后让SAMI成为世界军工前25强。
当然,沙特 *** 对SAMI的前景规划很美好,但具体能不能实现那就两说了!(要知道去年的国际军火百强排名中,排名第25的可是大名鼎鼎的“欧洲导弹集团”)
而造弹道导弹尤其是固体发动机弹道导弹,本身在技术难度上并不高,难得是如何让固体燃料在尽可能小的体积内达到更大的燃烧效率。
▲固体弹道导弹的导弹发动机说白了就是个大火药柱子,像我们过年放的“窜天猴”就是最简单的固体火箭,所以造出来的技术难度并不高,但想造好非常困难,因为很难用最少、最小的燃料体积/重量,去达到更大的射程,不然造出来的东西就跟三哥的“烈火-5”一样,又大又重射的还近。
这就需要很强的燃料配比技术和精加工技术,而现在沙特有没有这个技术现在很难说,毕竟沙特曾经和“南方设计局”合作过,尽管不怎么成功,但肯定取过精,而至于取了多少那就不为人知了!
▲乌克兰南方设计局是前苏联时期最重要的导弹/火箭设计单位,前苏联大部分都潜射弹道导弹和火箭都是该设计局主导设计的。
同时,沙特自己能不能造导弹,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美国的影响,众所周知美国对沙特的影响一直十分巨大,沙特要想造弹道导弹肯定需要先得到美国的允许。
▲沙特尽管在名义上是美国的盟友,但实际上就是美国在中东的跟班,如果没有美国在背后支持,沙特王权 *** 早就被伊朗给推翻了。
所以这次《每日邮报》爆出来的消息,“军事小科普”是存疑的,不排除沙特真自己造导弹的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假的。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乌试射国产弹道导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