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结婚登记数10年腰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结婚登记数10年腰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连湾的疫情。大连会采取封城措施吗?
担心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7月22日,辽宁大连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系58岁男子,某海产品加工企业员工(该企业从事进口及国产水产品加工、冷藏等业务),现已转入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患者自述发病前14天未离开大连,也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重点关注地区来返连人员接触史。根据患者发病前3天以来的行动轨迹,大连快速反应、精准防控,已经做出相关紧急措施,如:自7月23日(星期四)起暂停举办各类现场 *** 活动;7月22日大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宣布地铁3号线大连湾站封站,所有列车在该站不得停车;大连湾两个海鲜批发市场被封,全部商户进行核酸检测等!
所大概率大连不会采取封城措施,而且也不要动不动就提“封城”,可知这背后的代价有多大?!
如今,虽然零星病例仍有发生,但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的阶段,而局部地区出现小规模病例,也已经成为是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点之一。
我个人观点认为,不会。在除了中国以外全世界大流行的情况下,中国式的防疫措施相当及时,快速,有效!像这次单发性的病例中国处理已经相当有经验!我们有相当合理和科学的预防,处理,防止复发的流程。追踪源头,追踪密接人员,集中隔离,大规模检测。所以相信中国,相信大连!!!
不意外,又是进口海鲜!7月22日,大连市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患者系某海产品加工企业员工,而该企业主要从事进口及国产水产品加工、冷藏等业务,相关人员已经连夜做核酸检测!目前当地同类水产市场关停、冷库封存,开展全面排查!
根据患者自述发病前3天以来的行动轨迹,基本上每日6时30分出门,从轻轨香炉礁站乘地铁三号线到大连湾站上班,步行至单位。
根据大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2024年7月22日开始,地铁3号线大连湾站封站,所有列车通过不停车。
封城?不至于!
如今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的阶段,科学精准防控、快速溯源筛查、果断处置,可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渠道的。
我个人认为,大连市这次出现的疫情不会导致封城。这是因为,自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大连市的各级防控组织体系已经非常的健全,各项防控措施也非常到位,到目前为止,大连市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并没有放松,各大医院,公交车,人员密集场所,仍在执行严格的防控措施,戴口罩,测量体温,进出一些人员密集场所还要进行登记。再者,大连市医疗机构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各级的防控体系也十分完备。对于这次出现的介别疫情,是小范围的可控的。就在今天早晨,我还特意去了一趟我家门口的大连市中心医院,此次新增患者石某,就是被这个医院的发热门诊诊断出来的,整个医院防控体系也是非常严格严密,进出医院都有严格的防控措施,医生也很敬业,也能吃苦。因为在疫情期间,我去了几次去看病,给我的感受,就是他们都非常的敬业,非常的认真,也非常的辛苦。
有这样的防控体系和有这样的医疗资源,还有这一群十分敬业的医生队伍,再加上大连市民的防控意识也都非常高,相信这次疫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
地铁三号线大连湾站已经停运,大连湾的防疫措施绝对不会手软。冷库的员工检测结果出来后,如果超过三例。大连湾很有可能封锁起来!
大连湾区域,不是很大!离大连港口很近!通青岛,威海,烟台等!一条主干道。冷库离海鲜市场也挺近!没有特别大的商场。有几个比较不错的医院!居民楼房挺多!
疫情来了,该封城就得封。
相信我们的国家,相信大连的领导有能力的尽快控制住大连的疫情。认真戴口罩,一切行动听指挥。不造谣,不传谣,不添乱。
今年旅游业还能复工吗?
我们伊春峰岩山寨是三A级景区。我们从四月份的时候就开放景区了,并且我们按照旅游局的要求进行流量控制之后开始对游人进行开放。虽然是每天来的客人都比较多,但是必须都经过。测温或者是扫码才允许进入景区内。而且景区复工以来,接待了大批来自于我们附近城市的游人,他们都是开车自驾来的。来的就是想看大森林,想呼吸大森林里的空气在健康,负氧离子充裕的深林里,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清新和美好,用油人们的话说在大山里不用戴口罩了,最起码人烟稀少空气好。真的是感觉到了远离疫情的烦恼,感觉到了健康的重要。
大家现在已经看到了各行各业除了洗浴行业,牙所等一些比较敏感的行业没有开张之外。其余的餐饮等行业旅游等行业都已经陆续开放了,所以我说,复工以后等疫情慢慢的从人们的恐惧状态的新理念消除散去后必然会有旅 *** 业的兴旺和繁荣。
作为旅游业从业者,我觉得国内旅游应该可以,不过最早估计也要7月份了,目前沈阳的中小学也陆续开学复课了,说明疫情的控制已经相当可以了,尽管需要防微杜渐,不过,生活的大环境依然需要慢慢恢复,旅游是目前大家很热衷的事情,我相信复工的那一刻,我们旅游人,会欢迎所有的人去旅游,去感受久违感受的旅游带给你的快乐!
首先应该坚信今年我国旅游业可以复工。我们国家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已经全面取得了抗疫胜利,在党和 *** 的关怀下,我国人民生活稳定、情绪稳定,一切工作都是按照科学规律进展。我们江西是旅游业开放较早的城市,我在江西龟峰景区工作,3月下旬就已经复工,在复工期间的来往游客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疫情防控检测并作登记。门票也有相应的优惠政策,本省户籍游客门票价格减半,凡医务、公安和武汉市民门票全免(车船费不免)。因此,我相信随着各省市复工计划,今年旅游业是可以全面复工的。
我是河南郑州的,我们这里旅游已经陆续开工了,有些很好的五A景区票价优惠,有些景区门票免费,河南基本算更好的景区云台山景区现在正在进行免门票活动,游客就付进景区的小交通票就可以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疫情也基本控制住了,旅游业会彻底复工的。人们在家也憋了好久了,就算支持旅游业也该出去走走逛逛了。我认为今年旅游业肯定必须会复工。希望我们老百姓都尽可能的出来旅游吧。现在全国各地的景区都在进行优惠活动,有时间的朋友们出发吧。
很高兴为你回答,不住道其他地方怎么样了,我家是秦皇岛的,这里旅游业已经开始复工了,秦皇岛作为旅游城市,经济大多数都来自旅游业,今年肯定被受影响。
前几天我们这里下来通知6月1日,旅游业全面恢复,但是好像有很多的限行条件,因为疫情影响,今年旅游旅游业很受影响,以前这个时候海边早就人山人海了,今年冷清得很。
虽然恢复了,但是外地人还是不敢轻易外出,有的还是星星点点的本地人,沿海的店面也都是有一天每一天的开着,复工了也是没多大变化。
今年旅游业虽然会复工,但是受疫情影响很大,很多人为了保险选择了其他行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都需要生活。以上都是一些本人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部称要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财政部称要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你准备好了吗?
实际上,房产税政策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试点,上海、重庆作为试点城市,起初也被寄予厚望,甚至有人认为,两地试点之后,很快就能推出。殊不知,当时的情况下,房产税政策根本不具备出台的条件,也很难制定出适合房地产市场要求的房产税政策。因为,房价的持续上涨,特别像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房价更是出现了无法控制的上涨,房产税试点怎么可能取得效果。就算推出房产税政策,也只是一个摆设,不可能产生效果。重庆因为 *** 发力,强行控制住房价上涨,试点的效果相对好些,但也不具备推广条件,没有积累多少可供其他地方借鉴的经验。房产税在两市的试点,留下了一个字——难。
难,并不是房产税迟迟不见面的理由。越是难,越说明此项工作的重要,越要积极向前推进,力争早日出台,早日发挥作用。因为,任何一项政策,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也无法在所有人都接受的情况下再出台。对房产税政策来说,只要大部分人能够接受也就行了。而要让大部分人接受,政策在设计时,就一定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而不是让大多数人失望、大多数人不认可。一旦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了,政策的设计也就是成功的。
对普通居民来说,不要惊慌,房产税政策,对普通居民没有任何影响,影响的是多套·房者。
不需要准备什么,该收就收!我的房子又不超标,省得担这份心。即使超标也拿不了多少税,不会影响正常家庭生活。再说,房产税试点期限需要5年时间,对多数地区的纳税房主来说,最早5年之后才能轮到,现在就操那份闲心干什么?不过对于炒房屯房者来说,手头的房产还是及早出手为妙,真正到那时可能就得不偿失了!
我已经准备好了!
我所在的城市是洛阳市,肯定不是之一批的试点城市,估计是北上广深杭等热点城市先试点,不过真要大面积实行房产税,我坚决支持国家政策。
其实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房产税也没有多少钱。比如上海一套房子价值1000万,一年如果收1%的房地产税要10万,而洛阳伊川一套三十万元的房子,一年收1%房地产税也就3000块钱,相当于一年的取暖费!3000块钱也就是一个月工资的钱。所以说房价低的地区不用担心房地产税会带来大的负担,基本上是按房价的比例来收的。
房地产税,从开始运行到准备就绪花了十年时间。这就比如计划生育的开放政策,从2011年的双独二孩,到2024年的单独二孩,到2024年的全面二孩,到2024年的3孩,全面放开生育分了四步走,走了十年。
以此来看,房地产税起码要分三步走:先在几个重点城市试点,再找比较富裕的城市铺开,然后再全面铺开。在比较落后的地方,十年内应该不用担心房地产税。
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主要给各地决策者说的,不是平民百姓,只有一套房或者没有房的家庭更不用担心。
既然是试点,需要确定哪些城市是试点,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房价高上涨快的城市。具体的准备工作还要研究国外房产税税率和效果,国内之前的试点城市为什么失败,找到合适的税率,还要确定征收办法,并且实现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
房产税作为土地出让金的替代选择,意义重大。在18亿亩耕地红线下,土地出让总要有个限度,不能把好好的耕地挖坑建了房子,再把山上的树砍了搞梯田补充耕地数量,这种游戏充数还行,后果就是粮食安全越来越不安全。
需要做准备的,主要是两套房以上的家庭,三五年内就要考虑出售多余的房产。对于还没买房的家庭,三年内持币观望更合适,一个是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在持续,未来两三年赚钱的难度依然比较大,另一个是房价下行需要时间,有一个博弈的过程,多等等能节省大量资金,减轻购房压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过去几年房产税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
但前几天两部门已经下发通知,要求做好房地产税试点准备工作,这回房产税将不再是遮遮掩掩,不出意外,2024年有可能在部分城市正式试点。
从目前政策的走势以及房产税推出的目的来看,房产税有可能首先会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西安,南京,雄安这些城市当中展开。
至于房产税的推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现在谁也不敢给出准确的预测。
房产税已经提了很多年,很多人包括企业已经演练了房地产税实施之后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所以在这个文件出来之后,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很多朋友可能期待房产税的推出会对房价有明显的抑 *** 用,甚至有可能出现房价下跌。
但是如果房产税是在那些高房价的一二线城市试点,我认为短期内对房价的抑 *** 用不会太明显。
从短期来看,真正决定房价走向的还是看市场的供需,对那些人口净流入比较多,而商品房供应比较少的城市,即便房产税推出了对房价的抑 *** 用也不会太明显,因为在市场需求比较大的背景下,房东完全可以将房产税转嫁给购房者或者租客。
但从长期来看房地产税的推出至少会对整个楼市有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有几点。
之一、拥有多套房的人持有房产的成本升高。
一旦房产税进行试点之后,拥有多套房的刚需人群不会有影响,但拥有多套房的人影响就比较大。
从上海和重庆试点房产税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套房不会征收房产税,但对二套房以上扣除人均住房面积之后,多出的部分就要征收房产税。
比如某个地方规定人均住房面积是50平米,一家四口免征面积就可以达到200平米,假如这一家有两套房,一套是100平米,一套是150平米,对应的房产税征收的面积就只有50平米,这个影响并不是太大。
但是假如一家只有三口人,免征面积150平米,但这家有4套房产,房子总面积达到550平米以上,那房产税征收面积就达到400平米。
假如按照房产税0.8%计算,当地房价均价达到3万元,一年的房产税就需要交9.6万,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面对这个房产税,假如当地的房价涨幅比较小,可能出现亏损。
第二、可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房产税的出台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一旦未来房产税试点之后,大家持有房子的成本上升,在房价上涨幅度有限的背景下,房子就有可能出现亏损,这时候就迫使一些人将多余的房产投向市场,增加市场房源,从而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第三、增加地方 *** 财政来源,减少 *** 对楼市的依赖度。
目前我国楼市已经来到了一个拐点,部分城市房子已经饱和,甚至有很多城市房子空置率都达到20%以上,而目前仍然有很多项目源源不断推向市场,未来我国楼市将会逐渐平衡,然后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
10年或者20年之后,楼市整体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存量市场时代,地方 *** 想通过卖土地来获取财政收入来源基本上行不通,这时候通过征收房产税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收入来源,这对缓解各地债务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之,不论是从抑制房价的角度,还是从增加地方 *** 财政收入的角度去看未来,房产税实施将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大家要看清趋势,不要盲持有多套房,否则砸在手里就不划算了。
“国六”倒计时,”国五“正清仓,抄底“国五”车,的时机到了吗?
谢邀!!!
2024年月1日全国开始实施的国五标准对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悬浮粒子等机动车排放物的限制更为苛刻。相比国四标准,氮氧化物排放量要降低百分之25,还增加了非甲烷碳氢和PM的排放限制,降低了大气污染,还要防治雾霾,2024年正式执行。
1.根据现问题热点,会达到比较严的一个标准。至于“国五”时机,根据自己的需求,市场的情况,各城市的把控,入手是要斟酌一下。
如
2.单单价格上,降价幅度是较大的,大家也可以趁着打折入手,其实近期不用担心的,如果你要在转手的话,会大贬值。
仅供参考
大伙儿,拿不准可以相互聊聊,打算入手什么。
每逢新旧制度交替之时,总会伴随着一系列的不确定性。眼看着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即将施行(7月1日),到底是抄底买国五车型,还是持币观望等待国六车型,成了一个问题。
最近火爆朋友圈的凯迪拉克ATS-L半价提车的消息,更是弄得人心惶惶。 国五车型可以买,而且优惠力度很大
根据S店释放出来的信息来看,国五新车的终端优惠力度确实比以往要大。虽然没有凯迪拉克ATS-L降价那么夸张,但目前的价格的确很诱人。以热门车型朗逸、卡罗拉、轩逸、哈弗H6.速腾为例,国五车型优惠幅度很大,其中速腾的优惠超过5万元。
国五车型和国六车型有什么区别 汽车厂商为了符合国六排放标准,在国五车型的基础上,对汽车动力进行了 *** ,一般是同一款车型,国六车型的动力要稍弱于国五车型。由于技术成本的上涨,价格也就高于国五车型,而高出的价格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了。 除了排放标准的不同,国五和国六车型并没有什么区别。 国五车型还能开多久 虽然国六新规即将实施,但是市场上国五车型的保有量占据着庞大的基数,那么国五车型还能开多久呢。以国三为例,目前国三禁行的范围还停留在商用车,乘用车还未明确提出禁止上路的时间。
据专家预测,国五车型至少还能存在十年。 如果国六真的施行了,国五车型的保值率会不会大打折扣 在购车时,保值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未来国六车型逐渐增多,国五车型逐渐退出,国五车型在二手车市场上的价值肯定会打折扣。尤其是一些小众车型,在加上其市场保有量小的因素,所以在购买国五车型时,更好选择热销车型,把折旧率降到更低。根据二手车市场反馈的消息来看,日系品牌中汉兰达、普拉多、雅阁、凯美瑞的保值率受国六影响较小,保值率依旧很高。 在一二线特大城市中,已经禁止国经销商播放国五车型,而且大部分省市也明确表示,禁止外地非国六车二手车迁入。这就导致了非国六二手车只能在本地消化,或者销往西北等暂未施行国六标准的地区,在施行国六标准的省市,国五车型的保值率肯定会受到影响。
“假国五”和“真国六” 在车管所新车上牌时,出现这样一幕画面。即便是国六车型上牌,在车辆登记时,依旧被当成国五车型。问及原因时被告知,目前全国各地区国六政策还未正式施行,不管是国五还是国六,一律按国五对待。 综合来看,国五车型的优惠确实很诱人,但是在施行国六标准的地区需要慎重考虑。汽车本来就是一件消费品,加之国六政策的影响,保值率肯定会受到影响。
7月1日,最严“国六”将如约而至。如今6月已过去三分之一,汽车市场的变化显而易见,如一些地区的经销商都在“甩卖”国五车等。
那么,国六的实施将会让国五国四车型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呢?现在抄底国五车型划算吗? 车企大力去库存,降价将达顶峰时期 如今距离7月1日仅余二十天左右,各地经销商纷纷加大促销国五车型的力度,尤其六月下旬将是优惠的最后期限,降价更将达到顶峰时期。目前,在去库存压力下,各车企的竞争尤为激烈,豪华车挤压合资车,合资车挤压国产车。 就拿二线豪华品牌凯迪拉克来说,旗下2024款ATS-L曾经更低配也要卖到27万,如今18万即可入手;再如2024款捷豹XJL,曾经的指导价是88.8万,如今却直接腰斩,降到了40多万。更不用提其他热门的车型。 以凯美瑞为例,2024款凯美瑞大多为国四排放,,2024年后则为国五排放,两款车型同属第七代车型,但价格却相差两万左右。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2024的时候,北京宣布国一国二禁入五环,而国三国四继续行驶。这也意味着,在慢慢迭代中,终有一天国五车型也将会被禁入五环,但由于国五比国四万,所以价格有悬殊也属正常现象。 二手车保值率跌幅大 虽然国五车目前降价幅度大,性价比大为提升,确实是购入的好时机,但与此同时,国五车的保值率也将大大降低,到时如果要转手的话,残值率必将受挫。因此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入手国五车。 比如说如果是在政策相对宽松的城市,那么现在购入无疑是非常划算的;而如果是在政策实施区域的那话,那还是考虑国六车较为稳妥。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看自己是否会经常换车,如果不会的话,倒是可以加紧时间购入,不然过了这个月,国五车就没法上牌了。
国四国五车并不会被限行和强制报废 当然,很多人担心国六到来后,国四国五车车能不能上路,会不会被限行,甚至会不会被强制报废,这些都不用担心。 毕竟国四国五车的占有率太高,等到国五车限行的话,怎么也得等国七国八到来后,才会对国五进行限行,国六实施是个漫长的过程,也就是说国五车至少还能开7、8年时间。至于是否会强制报废,那就更不会了,因为我国现行的报废标准为公里数的限制,跟排放标准并无关系。 所以总的从性价比来看,目前确实是入手国五车的好时机,如果有心仪的车型正在促销,那倒是可以考虑购入。
但同时大家也别被“白菜价”冲昏头脑,二手保值率等问题也是要列入考虑范畴的哦~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结婚登记数10年腰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结婚登记数10年腰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