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职工医保一样,居民医保最主要的是保障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同时兼顾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的门诊费用的报销。那么作为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如果平时不住院,也没有慢性病、特殊病,就是偶尔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是不是享受不到任何的报销政策了,那我的居民医保费是不是就算白交了?不是的,在各地的报销政策里,平时看门诊的费用,只要符合当地的政策规定,也是可以报销的。
一、可以报销的门(急)诊费用有哪些
从各地的门诊报销政策来看,可以报销的门诊费用指的是日常在门(急)诊中就医、检查、购药等费用。通俗点儿讲,就是对居民医保参保人平时发生的类似头疼脑热、感冒咳嗽等小毛病到门诊就医的费用。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门诊就医的费用不在报销范围,这些病一般都归到了门诊大病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报销政策。
居民医保普通门(急)诊费用可以享受报销政策
二、哪些人能够享受门(急)诊费用报销
从各地的情况来看,一般是只要交了当年的医保费,就可以享受当年度的门(急)诊费用报销。不过各地的政策规定也略有差别。比如,北京市规定上年度参保人员在本年度连续参保缴费的可享受门(急)诊医疗保险待遇,未连续参保缴费的不享受门(急)诊医疗保险待遇。
三、发生了门(急)诊费用,怎么享受报销
从各地的情况来看,通常情况下在一级和一级以下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镇卫生院、门诊部、卫生所等发生的门(急)诊费用直接在支付费用的时候,享受报销政策,个人只需要支付自己承担的部分。个别地方规定,在定点药店购药也可以报销。比如,天津市规定在定点零售药店门(急)诊购药的费用也可以享受报销。
居民医保普通门(急)诊报销一般在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1、大部分地方规定在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定点医院发生的门(急)诊费用是不能报销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天津市规定在取消药品加成和理顺医疗服务价格的二级定点医疗机构的门(急)诊就医购药可以报销,上海市规定在一、二、三医疗机构的门诊医疗费用都可以报销,但是在村卫生室发生的门诊费用,没有起伏线,报销比例更高。南京市规定在所有级别的医疗机构的门诊费用都可以报销,但是把医疗机构分成了社区医疗机构和非社区医疗机构,社区医疗医疗机构报销的比例高于非社区医疗机构。
2、部分地方规定,参保居民需要选择一家一级及一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当年看病、买药只能在自己选的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也只能在自己选择的这个医疗机构报销,西安市和青岛市就是这样的规定。
四、门(急)诊医疗费用能报销多少钱
从目前来看,各个地方是不一样的,从几百到几千不等,总体来说,经济水平越发达,统筹层次越高,门诊统筹费用的报销比例、更高报销封顶线越高。各地的情况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全国部分城市的门(急)诊报销政策(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的医保局官网)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各个城市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像上海、北京、天津,门(急)诊报销的金额都在4000元左右,而像兰州、合肥、西安的报销金额只有100~200元。这个跟城市的经济水平是直接相关的,因为居民医保的筹资方式是财政补助加个人缴费的模式,经济水平的高的地方财政补助高、个人缴费水平高、总体筹资规模大,有更多的基金用来保障居民门(急)诊医疗费用报销。以2024年为例,北京市少年儿童的筹资标准是1970元,其中财政补助1645元,个人缴费325元,西安市少年儿童筹资标准为830元,其中财政补助550元,个人缴费280元。不难看出,北京市总体筹资标准是西安市的2.37倍,财政补助是西安市的3倍。因此,相对而言北京市比西安市有更多的基金用于保障居民门(急)诊医疗费用报销,北京市门(急)诊报销额度高于西安市也是正常现象。
总之,从全国的情况来看,参保居民普通门(急)诊的费用也是可以报销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问清楚就医报销的规定和流程,按规定就医购药,在结算的时候就可以享受报销了。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