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关于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搜索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是什么意思,因此,小编特意整理了4个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怎么算?相关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怎么算?
1. 纠正两个错误认识:一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不是保险公司总资产和总负债的比率;二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偿付能力要求不同,所以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不能直接比较。
2. 为何要做偿付能力监管:鉴于保险公司经营结果可能存在波动,可能导致其兑付客户保险责任出现问题,所以监管要求保险公司除准备充足的资金应对未来的保险责任给付外,还至少要准备一笔钱作为安全垫。
3. 什么是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要求的安全垫更低值称之为更低资本,保险公司实际准备的安全垫称之为实际资本,实际资本与更低资本的比率就是偿付能力充足率。
2024年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下简称“偿二代”)正式实施后,原保监会就启动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监会令〔2008〕1号,下简称1号令)的修订工作,并于2024年发布了之一版《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但并未发布正式文件。
此次银保监会联合央行再次就修订1号令征求意见,拟综合发挥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管理职能与银保监会的微观审慎监管职能,以加强偿付能力监管,更好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具体而言,征求意见稿分为6章,共36条,在偿付能力管理之外补充了市场约束与监督、监管评估与检查、监管措施等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修订。
1、吸收偿二代的原则性、框架性要求
在2024年以来偿二代的实施成果基础上,征求意见稿拟以部门规章的形式确定偿二代的监管框架、监管原则与监管指标。
从监管框架看,征求意见稿吸收了偿二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定量资本要求、定性监管要求和市场约束机制相结合的“三支柱”框架体系。定量资本要求主要监管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和更低资本,衡量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状况;定性监管要求主要通过风险综合评级衡量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市场约束机制则主要通过信息披露制度等提升偿付能力信息透明度,进一步发挥市场相关方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督和约束作用。
从监管原则看,征求意见稿承袭了偿二代以风险为导向的基本原则,通过建立以风险控制为基础的监管体系、构建外部监督与主体管理相结合的偿付能力监管机制,引导保险公司不断提升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水平。
从监管指标看,征求意见稿拟应用偿二代的监管体系指标标准,由单一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扩展为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三位一体”的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体系。保险公司只有同时满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风险综合评级≥B类三个指标,方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
2、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措施
为保证偿付能力的稳定,征求意见稿拟结合风险综合评级,对保险公司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对于符合定量资本要求、不符合定性资本要求的保险公司,征求意见稿拟根据保险公司的风险成因和风险程度,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对于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征求意见稿也指定了四项必须采取的措施以及七项(根据其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原因)选择采取的措施。
为保证偿付能力监管措施的有效性,征求意见稿也明确了监管措施实施后偿付能力未明显改善或进一步恶化的应对措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在依法接管的行政措施外新增了申请破产这一市场措施。这可能将打破我国自1980年恢复保险业务以来尚未有保险公司破产的记录,带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意识的增强。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针对市场约束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制定了监管措施,强化保险公司及其审计师以及精算咨询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主体义务履行。
3、强化保险公司主体责任
与此同时,为构建外部监督与保险公司主体管理相结合的偿付能力监管机制,征求意见稿也着力强化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和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
从公司层面,征求意见稿要求保险公司建立健全偿付能力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备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制度和机制、制定三年滚动资本规划,及时监测偿付能力状况,编报偿付能力 报告,披露偿付能力相关信息等;从董(监)事及高级职员层面,征求意见稿明确由保险公司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本公司的偿付能力管理工作负责,且监管措施也包括限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这将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一体化的保险公司治理体系,全面督促保险公司主动加强偿付能力管理。
梳理征求意见稿,不难发现其构建了定量监管和定性监管相结合的机制、保险监管与市场约束相结合的机制、主体管理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机制,旨在充分发挥银保监会、保险公司、市场相关方等各方的作用,全面提升偿付能力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从偿一代到偿二代,我国不断完善监管制度设计;从1号令到征求意见稿,我国不断针对行业存在的偿付能力风险、偿付能力数据不实、保险公司主体责任不强等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期待随着《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的正式修订,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能够得到更强监管,保险市场风险被更有效防控,保单持有人利益也得以更好维护。
争取用我有限的知识和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回答这个令所有保险公司都头疼的问题。如有失误之处,请行内朋友指正。
首先这个偿付能力,有必要科普下这几年的背后发展。以前大家都使用的是Solvency I(偿一代)的计算 *** 来估量公司偿付能力,但是目前欧盟和英国已经开始了Solvency II(偿二代),这种计算 *** 相比偿一代,对保险公司来说要求规定的偿付能力更高,更严苛,人力物力花费也更高。据我所知,国内的保险公司也正在引进开展这种偿二代的 *** 。
那我们就尽量浅显易懂的来看看偿二代是怎么回事。一个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取决于free assert(可自由支配的资产)有多少,free asset=Asset-BEL(best estimate liability可以姑且理解为负债吧)- SCR(solvency capital requirement姑且翻译为准备金吧)。理论上偿二代要求free asset越大越好(换句话说Free asset>0),这样说明偿付能力很好。
我们现在具体看看公式里面的BEL和SCR。BEL是通过模型成百上千次的模拟出来的平均负债值,当然我们在算的时候也会加入一些各种loading,就是说会通过加入变量值去刻意地让负债变的比本身大一些,这也是为将来风险考虑。
以前偿一代BEL的算法就是让保险公司可以50:50地去应付所有的负债和支出。但是偿二代就要求BEL➕SCR可以让保险公司能应付所有偿付的概率提高到99.5%,破产的概率降低到0.5%,这样就大大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意味着保险公司想“胡作非为”(自由支配)的资产变得更小。
SCR这个东西大家只需要知道是跟各种风险挂钩的,比如死亡风险、花费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等等),我们要计算出各种风险的SCR,风险越大,就意味着回报越高,那么保险公司就需要更大的SCR,那返回公式free asset=asset-BEL-SCR中,这就是意味着free asset可自由支配资产就会变小,那么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就会减弱。反之就是偿付能力变强。
所以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一个很庞大很复杂的计算过程,现在偿二代的推出更是加大了它的计算能力和对保险公司的要求。这里我也只是粗浅的说了一下,因为本人接触的是英国精算,所以很多术语都是直接来自英文,有些中文翻译并不是十分精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偿付能力。
保险公司的理赔专员是干什么的?
客户买了保险后,出事了就要找保险公司理赔专员,由理赔专员全程负责理赔
调查取证,收集、整理并审核查勘定损资料;
接到查勘定损通知后,组织客户及有关人员,现场调查取证,核定保险事故的损失;
接见客户,检查确定财产权利的有效性,查找警察和医院记录,确定责任;
检查索赔形式和其他记录确定承保范围,对职责范围内所有赔案、 *** 算赔案进行赔款理算;
向客户及 *** 人合理地解释理赔结论,处理客户反馈的有关查勘定损意见和理赔意见;
理赔文件整理归档,建立、维护理赔业务数据库和客户风险档案,分析客户风险分布状况,提出风险管理对策,确保理赔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
研究理赔有关政策、管理制度和实务流程,提出拟定以及修改意见,不断提高赔付的质量和效率。
一般薪资
全国保险理赔员的平均年薪为3.6万元,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理赔员的年薪可达到7-8万元左右。其中,欧美外商独资企业提供的薪酬可达平均薪酬的1.3倍。
理赔员薪酬与工作年限挂钩,从业时间越长收入越高。
保险公司是如何赔付车险的?
甲方走甲方交强险赔付乙方1980元(只要双方责任,不分主次,交强险赔付对方车损更高2000元,人伤10000元,死亡赔偿110000元,超出的部分走商业险按责任划分进行赔付,如果没有缴纳商业险那么需要自行赔付)。
乙方走乙方交强险赔付甲方2000(交强险不分主次责任),走商业险赔付2350×0.7=1645元,也就是乙方保险共向甲方赔付3645元
剩下的甲方承担的修车费2350×0.3=705元由甲方保险赔付甲方。
综合起来:甲方保险共向甲方支付705元,向乙方支付1980元;乙方保险共向甲方支付3645元
如果可能尽量找卖保险给自己的 *** 人,他们卖保险挣了这个钱就有义务替你解决一些服务性的问题,免费答案当然好,但是具体操作起来还是要根据事故双方的情况来定,发生事故之一时间打给自己的保险 *** 人,由他来帮你解决专业性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明年保险换一家呗,总之花钱买保险再多一个服务人员来解决问题,一举三得啊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同等责任一般是按四六分责任的,即机动车一方多承担一成。
本案,机动车修车花费2000,非机动车治伤修车共计一万元。
首先应当用机动车的交强险按有责限额(最多12.2万)赔偿非机动车一方一万元,这样非机动车一方的损失已经全部赔偿了。
机动车一方,他的损失一共2000,他自己承担六成也就是1200,其余的四成由非机动车一方赔偿800元。
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买交强险,则交强险的赔偿一万元由车主全部承担。
如双车皆为机动车,主次责任赔偿比例一般是7/3。即甲车30%.乙车70%。
先用2000元限额的交强险,乙车的1980元由甲车保险公司承担,甲车的4350中有2000由乙车保险公司承担。甲车其余2350元中由甲公司承担30%即705元。
综上,甲车保险公司承担乙车的1980+甲车的705=2685元。
谢谢邀请!
- 责任:
乙方主要责任,70%
2.案件损失:
甲车损失4350元
乙车1980元。
3.甲乙两车均投保交强、三者、车损险及不计免赔
4.理算
这里需要明确一下理算的规则,是先交强险2000元限额内赔付,超过2000之后的金额再按照责任比例划分赔付。
甲4350=乙交强险2000+乙的三者险(2350*0.7)1645+甲的车损险(2350*0.3)705;
乙1980=甲的交强险1980。
以上就是赔付金额的分配,希望能帮助到你。
祝你行车平安,谢谢!
保险理赔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进了医院就时刻注意医生写的病历,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告诉医生,你有商业保险
二、与实际病情不相干的,请医生注意措辞,避免写上诸如:先天的、原生的、旧病复发、N年前的......等字眼
三、因意外造成的一定让医生将意外事由写进病历
四、若是由第三方导致的意外,保险公司是不理赔医疗费用的(伤残及以上的可理赔)
五、一定要去公立医院,更好是二级及以上的,绝大部分私人医院/诊所是无法报销的
六、医院给的所有资料一定妥善保管
七、出险之一时间联系你的服务人员,以便之一时间确定报案和应对策略
附:病历若出现书写错误,需要找医生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2010年3月1日施行)修改。(相当麻烦)
保险理赔诟病最多,很多被保人遇到理赔都显得小心翼翼,生怕哪里出了茬子,理赔款拿不到。
万事都有技巧两字,当然保险理赔也不例外。下面就以重疾险理赔为例,三木觉得一定要做好如下几点:
1、报案
报案是理赔的开始,报案除了如实称述事故经过之外,也好咨询理赔好整个理赔流程。报案应该言简意赅,客观称述,属于主观猜测的内容少讲,对理赔不利的话不说。
2、配合案件调查
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通常会把案件调度给理赔员,因此,每个赔案都会有理赔经办人,理赔经办人接到案件之后,更先做的就是了解报案信息、保单信息,制定初步的查勘调查方案。
有经验的理赔员结合保单和报案信息很快就会知道调查的具体方向,比如,刚过完等待期不就就重疾的被保人,重点调查方向就是带病投保。
这个阶段对于保险公司和被保人都是重点阶段。
对于保险公司:要先对案件定性,勘查案件是否属实,如果案件有疑问还要展开调查,去医院查被保人的就诊或检查记录,有必要还会对被保人做笔录。这些工作都是再收集有利的证据。
说做笔录,是个有意思的事,美其名曰是在了解事故情况,其实就是在给被保人挖坑的过程,不是疑问案件,谁用空做笔录,多麻烦。
对于被保人:除了合理配合保险公司调查之外(这里说的合理,并不是无条件配合),也是理赔材料和证据的收集过程。
当然,需要哪些理赔材料,理赔流程是怎样的,理赔时效等这些内容都可以问理赔经办人或客户,他们有义务告知。其他的理赔技巧可不会告诉你,你得自己去找专业的助手帮忙。
3、提交申请资料
材料收集完之后就是向保险公司递交的过程了,切记一点:保险公司有一次机会让被保人补充材料(仅一次)。他们一次收说完全,否则可以不配合。
4、跟踪案件进度
资料交期后,就是跟踪进度的时候了,保险公司最长有一个月的时间来作出理赔结论,当然,如果是正常简单案件很快赔款就到账了,如果是复杂案件一个月内也要给出理赔结论了。
5、理赔案件争议处理
理赔案件争议处理有3种方式:
投诉保险总部:针对服务态度和理赔时效比较有效果,关于赔不赔的争议作用有限。
投保保监会:同样的,针对服务态度和理赔时效比较有效果,关于赔不赔的争议作用有限。只是对保险公司压力更大些而已。
法院起诉:三木多次说过,保险公司在法院面前向来很怂,输多胜少,不愧为一个好的方式,但,要记住的就是,打官司,打的就是证据。
最后
保险理赔也并不是那么难,就怕你不懂。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是什么的相关介绍了。希望这些关于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是什么的4点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的问题,欢迎继续关注我们。
标签: 保险公司的理赔管理是什么 偿付 保险公司 理赔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