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总结
推行医疗保险付费制度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将医保工作抓紧抓实,医院结合工作实际,一是我院制订了医疗保险服务的管理规章制度,有定期考评医疗保险服务(服务态度、医疗质量、费用控制等)工作计划,并定期进行考评,制定改进措施。
执行统一的基金财务制度、会计制度和基金预决算管理制度,强化内控管理、外部监督制度,推进付费总额控制,健全基金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合理控制基金结余,防范基金风险,提高使用效率。
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情况 20xx年6—11月份,我院共接收铁路职工、家属住院病人人次,支付铁路统筹基金xxxx万元,门诊刷卡费用xxx万元。
医保dip是什么意思
1、法律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病种组合(DIP)是利用大数据优势所建立的完整管理体系。
2、DIP实际上是用于医保结算的一种方式。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医疗总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按照“预算管理、总额控制、病种赋值、月预结算、年度清算”的原则,与定点医疗机构按DIP方式结算。
3、医保dip是“医疗保险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的缩写,由国家医保局指导建设,旨在实现医保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提高医保管理的精度和效率,为医保参保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医疗保险总额控制制度
1、年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医疗机构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我国实行的是50年代建立的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
2、不按时足额缴纳的,不计个人帐户,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其医疗费用。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医疗机构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比例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5%,职工缴费比例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
3、结合医疗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管理,合理确定统筹地区总额控制目标,并根据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功能划分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要求,将总额控制目标细化分解到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
4、企业医疗保险基金缴费率为员工工资总额的2%。规定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是根据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要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按照财政和企业的实际负担能力测算出来的。
5、它是指医疗保险的一种预算制度。即将医疗保险的资金总额预先分配给医疗机构或医生,在一定时间内内按照预算执行医疗服务。这种制度的目的是控制医疗支出,避免医疗成本过高,同时也可以促进医疗机构或医生的责任心,提高医疗质量。
小科普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医疗医保费用支付方式,也是运用较早、较广泛的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协议定向医院按服务项目支付费用的结算方式,属于后付制。
总额预算。由保险机构和医院协商的总预算额进行支付。在这个制度下,若是医院的使用额度超过规定额度则亏损部分医院自负。
社会医疗保险需方的费用支付方式有:起付线方式、共付方式、更高限额保险方式、按服务项目支付方式、按病种支付方式。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