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标准?

chkek 保险知识 116

大家好,今天新保网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关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搜索,因此,小编特意整理了4个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标准?相关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标准?
  2. 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鉴定标准?
  3. 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4. 如何鉴定丧失劳动能力?

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标准?

如因遗传、生理、病理等原因,而导致基本劳动能力丧失的病残分为:
一级:丧失75%以上劳动能力;
二级:丧失60%~75%劳动能力;
三级:丧失45%~60%劳动能力;
四级:丧失30%~45%劳动能力。

        通过鉴定,达到五到六级伤残的,即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这就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评判标准。

        丧失劳动力分三种:一是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二是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三是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归类于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劳动能力的丧失,是指人身伤害致人残废,使其从事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活动的脑力和体力的减损和灭失。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更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十倍,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二十倍。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扶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丧失劳动能力提前退休鉴定标准?

丧失劳动力有因病或者因工,不一样的。不过都需要证明。

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的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3、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1)部分丧失劳动能力。 这种人虽然因伤、病导致身体衰弱、器官功能障碍或肢体残废,但仍能从事一些轻微或力所能及的工作。

(2)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这种人因伤、病已经不能从事任何强度的工作,甚至连日常生活都需要他人照顾。

如何鉴定丧失劳动能力?

  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的权威部门是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这个鉴定委员会不仅负责工伤等级的鉴定,还负责因病劳动能力鉴定。  目前,他们按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制定的《职工非因工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进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丧失劳动能力分完全、大部分、部分、不丧失几个称谓。

到此,以上就是新保网小编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相关介绍了。希望这些关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4点解答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关于的问题,欢迎继续关注我们。

标签: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标准 丧失 劳动 能力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