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一直是中国医保体系建设的初心和使命,从部分人享有到全民医保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真实的做到了。
中国医保的发展概括起来大概经过了方案探索、制度形成、制度完善、深化改革四个大的发展时期,并各自取得了很多积极进展。
中国医保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医疗保障方案的探索(1978年至1997年)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伊始,国内医疗制度探索主要是要围绕医疗费用控制和建立责任共担的社会医疗保险这两个方面进行。采取从上到下、逐步推进的方式进行。主要表现是开始要求参保个人需要自付一定比例的医药费用。1993年的时候,又明确了“统账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模式。20世纪90年代,为减轻农村地区农民日益沉重的医疗负担,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恢复和重建。
(二)医疗保障体系的初步成形(1998年至2008年)
(1)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方面
1998年,确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求城镇各类企业单位和其雇佣的职工全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开始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职工和单位共同缴费,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医保账户。
(2) 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方面
2003年“非典”的发生推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针对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国家决定以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 *** 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方面
为了补齐城镇非就业居民医疗保障存在的空白,2007年开始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资金筹集以家庭缴费为主,对一些存在困难的居民参保给予部分补助。
(三)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2009年至2024年)
2009年随着《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发布,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步伐进一步加速,主要体现在下面这几个方向。
(1) 建立和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为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和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实行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即从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和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为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农合参保(合)人提供保障。
(2) 制度整合与城乡统筹发展。为了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开始推动基本医疗保障的城乡统筹一体发展,自2024年起,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推动医疗救助与大病保险的衔接。
(3) 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2012年,多个职能部门要求全面推行医保付费总额控制。同年,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门诊费用以总额预付为主,住院费用按病种、床日等标准支付。
(4) 异地就医和结算。到2024年12月,多个职能部门正式启动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的直接结算工作,极大的方便了人民群众异地看病就医。
(四) 深化改革(2024年以来)
十九大以来,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动医疗保障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1) 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革。2024年成立了国家医疗保障局,整合了原来多个职能部门的医疗保障管理职责,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
中国医疗保障局
(2) 医保基金监管。出台了《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关于推进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制度体系改革的指导意见》、《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等政策,对医保基金的使用和管理做出了明文规定。
写在最后,希望我们国家的医保继续发展和完善,始终做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